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在“雙十二”期間,共有卡特配件商城直播、三一25萬臺挖機下線、徐工裝載機械技術節(jié)、臨工號高鐵開通、廈工產品品鑒會等等,各家企業(yè)活動之多,讓我們在應接不暇的活動報道之余,也不免感悟到當今時代,連工程機械企業(yè)做生意也一定要會“吆喝”!
工程機械-小型混凝土泵車
會“吆喝”的未必做得好,但做的好的一定很會“吆喝”!
細數國外工程機械品牌在我國的發(fā)展,雖然總體都處于下降趨勢,但相較之下適應中國市場的一定是卡特彼勒。在雙十一期間,卡特彼勒請來張偉麗、馬布里,做直播、賣配件,同時也上榜各種價值榜單、責任感榜單,存在感刷的極強。而小松、日立、斗山,他們的產品品質不可否認,但發(fā)出的聲量聊勝于無。存在感那么低,如何讓新客戶看見呢?
在中國的工程機械品牌中,連同行都要承認,花樣會宣傳的非三一莫屬。服務萬里行、客戶節(jié)、挖機下線儀式、每月不止一次的訂貨節(jié)、線上直播售機……365天有365種花樣讓客戶感受三一的存在,客戶有需要當然會想到三一。
相較而言,擁有國企背景的中聯和徐工在宣傳上會更加謹慎一些,但聲量卻一點不小,而且還很正。
此外,幾家深受“不吆喝”之害的企業(yè)也幡然醒悟,產品下線來一波,廠房擴建來一波,獲得榮譽更要來一波宣傳。畢竟,客戶是健忘的,設備品質差不多,沒人會專門記得你。
吆喝的聲量越來越大,吆喝的形式也越來越多。各種由頭讓客戶來看設備已不再稀奇,而像高鐵冠名、栽公益林等以公益方式來宣傳或許更能引起關注,但數量多了之后關注度也會逐漸降低。所以,如何在保證品質和服務的基礎上,吸引更多客戶的目光,是工程機械企業(yè)要思考的重要問題。
責任編輯:陳旭